close

最近,在寧都民間發現了杖頭木偶戲。
杖頭木偶戲的發現是在賴村鎮的東塘村,據說是在明末清初年間傳入的,止今已有400多年歷史。是一位叫黃世權的人從福建上杭學藝回來,從此開始在賴村東塘村表演,由此盛行,並流傳至今。
賴村鎮的東塘村,座落在賴村圩鎮的東南方向,距離圩鎮約3公里。村子修有公路,進出方便,交通便利。這裡村民淳樸厚道,好客樂善,全村人大多姓黃,屬純客家村落。東塘村四面環山,為丘陵地貌。整個村子傍山依水,土地肥沃,地勢平坦。這裡四季分明,氣候溫和,村人以種植水稻為主,兼種蕃薯、芋頭、甘蔗、花生和蔬菜等農作物,還種植有臍橙、柑桔等經濟作物,物產豐富。
東塘村的杖頭木偶戲,又稱“雕腦子”、“木腦戲”、“蚊帳戲”,是以木杖來操縱動作完成。木偶頭部只有兩隻拇指大小,上面雕刻各類頭像,面部渾圓,表情豐富,但色彩較為單純,以黃色為底,用黑色畫鬍髭、眼珠、眉毛等,造型與戲曲中的人物形象相近,其餘部分則十分簡樸,身上用衣服遮住。它內部虛空,頸部下面接一節木棒或竹竿。表演者只有一人,手腳並用,兩腳踩打鑼鼓,雙手掌握兩根操縱桿進行表演。表演時,說唱對白,模仿戲中男女人物角色語氣,均由表演者一人完成,故而表演者需多才多藝。以前,木偶戲的劇本多由師傅口傳心授,也有的故事情節是由藝人即興發揮的。唱腔多用採茶戲腔調。唱詞有二句、三句、四句頭或不等句;可押韻或不押韻;可七句或非七句,無特定腔調。後來,他們也會套用採茶戲的本子進行演出。
東塘杖頭木偶戲的演出,不受時間和場地的限制。過去村裡人做什麼喜事,如結婚生子、做壽過生日、建房喬遷等等,都會請他們來演出。表演杖頭木偶戲的藝人肚裡有貨,能記住上百個戲本和故事,能演一兩個月不重複。而且,還能根據人家的要求即興發揮,以討取人家的喜歡。如遇婚嫁喜事時請的,藝人就會加上“花好月圓”、“百年好合”這樣的台詞,討個皆大歡喜。有時他們也會自己挑著擔子走村串戶,四處游演。因此,他們演出的範圍很廣,不僅僅在東塘本村、本縣,甚至還出縣到興國、於都、瑞金等地演出。他們的收費很低廉,但要管飯吃,比請採茶戲班來演出更合算,所以在民間很受歡迎。
東塘村的杖頭木偶,是屬於小偶型的,整個木偶人物造型也只有一尺來高左右。表演時要制做一隻特定的舞台,舞台約有人高,舞台長約80公分,寬約60公分,整個舞台底下要用一塊大布包裹起來,故而又稱“蚊帳戲”,裡面藏著鑼鼓行頭和許多木偶人物,只露出上面僅供表演的地方。表演者坐在後面,雙手掌握兩根操縱桿進行表演,兩腳踩打鑼鼓,根據劇情故事的發展需要進行敲擊合奏。表演時,藝人手腳並用,全神貫注,說唱對白,都要模仿戲中男女人物角色語氣,均由表演者一人完成,
過去,這裡的杖頭木偶戲,往往是表演者一個人,挑著一副扁擔就能游演四方。一到演出的地方,把擔子放下來,用不了半個小時就可以把舞台搭起來。這個舞台約有人高,但很小,也沒有佈景,舞台底下用一塊大布包裹著,裡面藏著鑼鼓行頭和許多木偶人物,只露出上面僅供表演的地方。表演者就坐在後面,雙手掌握兩根操縱桿進行表演,兩腳踩打鑼鼓,根據劇情故事的發展需要進行敲擊合奏。由於劇情、唱腔大家都熟悉,老百姓都聽得懂。小舞台上的木偶小人兒表演得栩栩如生,聲情並茂,感情豐富,動作靈活,而且還依劇情的要求,可穿衣、點火、喝茶、叩首、舞刀、對打等等……觀眾們看得津津有味,有的人甚至還會跟著學唱起來,台上台下就連成了一片。
東塘村的杖頭木偶戲,以前都有自己的劇本,以演唱歷史題材、歷史故事、歷史人物為主,如《武松打虎》、《薛丁山》、《岳飛傳》等,有時還會根據人家的需要把故事情節即興發揮。他們也有自己的唱腔,但後來由於採茶戲的興起,他們的唱腔裡面就帶有濃郁的採茶戲腔,有了明顯的客家風味。所以說,東塘村的杖頭木偶戲也可叫客家杖頭木偶戲。
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,東塘村的杖頭木偶戲還配合紅軍作戰進行過宣傳,受到紅軍部隊官兵的歡迎。全國解放後,他們還配合形勢的發展創作過一些新劇目,但由於木偶藝人文化程度不高,不具備創作新劇本的能力,唱來唱去唱走了觀眾,大家還是認為傳統劇目好看。特別是到了現在,他們為了迎合觀眾,還在旁邊另外加進了藝人用二胡、嗩吶伴奏,但效果還是不佳。特別是受到現代科技娛樂傳媒的衝擊,加上杖頭木偶戲表演藝人減少,杖頭木偶表演藝術面臨青黃不接、後繼乏人的局面。
黃新華現在是東塘村的杖頭木偶戲表演的唯一傳人,他1968年5月21日生,初中畢業,今年43歲,至今仍在進行杖頭木偶戲表演,是杖頭木偶戲表演的第12代傳人。他14歲開始學藝,從小跟著父親黃俊峋學。父親1999年去世後,他就開始了一個人進行杖頭木偶戲表演,從藝時間近30年。他對杖頭木偶戲表演能夠操縱自如,能夠背誦(唱)近200出木偶戲,可以連續兩個月演出不重複,最長時一天可連續演出8個鐘頭,在當地是個小有名氣的藝人。
如果從藝術形態來說,東塘村的杖頭木偶戲堪稱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偶爾留下的“活化石”。那麼,就應該把它當成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保護下來,讓東塘村的杖頭木偶戲重新在舞台上煥發光彩。美女視訊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ayajuf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